为深度激活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,使其成为孩童成长的“立体教科书”,厚植他们传承中华文脉、守护精神家园的使命担当,培育守护文明根脉、延续历史荣光的责任意识,始兴县博物馆将于 2025 年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。活动精心打造沉浸式科普小课堂,举办精美图片展,开设非遗活化工作坊等,搭建起学生与文化遗产的“对话桥梁”。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深化文化认同,于实践参与里激发传承自觉,让文化遗产真正化作涵养民族精神的“活水源头”。
2025年6月6日上午,始兴县博物馆宛策划了四大主题活动,分别是《昆虫大世界》图片展、“非遗纸脉·抄造文明印记”活动、国学课堂——“活字承古韵,非遗印匠心”以及科普小课堂——“破壳亿年之谜:解码恐龙蛋化石”。这四大活动犹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,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,涵盖了自然科学、传统文化、国学经典及古生物学等多个领域。
踏入《昆虫大世界》图片展区域,仿佛瞬间穿越到了一个奇幻的昆虫王国。一幅幅色彩斑斓、生动逼真的图片,宛如灵动的精灵,将昆虫的多样形态与奇妙生活展现得活灵活现。孩子们瞪大了充满好奇的眼睛,像一群勇敢的小探险家,仔细观察着每一只昆虫的独特特征。有的孩子微微俯身,眼睛紧紧盯着图片,仿佛要透过图片走进昆虫的世界;有的孩子则兴奋地指着图片,与身旁的小伙伴分享着自己的发现。不时传来的惊叹声,如同欢快的音符,奏响了对自然科学探索的序曲。这场视觉盛宴,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,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与探索欲,让他们对大自然的神奇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,仿佛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颗探索自然的种子。
“非遗纸脉·抄造文明印记”活动现场,大一班的小朋友们摇身一变,成为了小小造纸匠。在专业人员耐心细致的指导下,他们如同专注的小工匠,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工具,亲身体验着抄纸技艺的独特魅力。从轻轻搅拌纸浆,感受纸浆在手中流动的奇妙触感,到小心翼翼地抄纸成型,看着纸张在自己的手中逐渐成型,每一步都充满了乐趣与挑战。当一张张独一无二的纸张在他们手中诞生时,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,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,灿烂而动人。通过这次活动,他们不仅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,更如同穿越时空的旅人,了解了纸张制作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
国学课堂上,大二班的小朋友们沉浸在活字印刷的奇妙世界中。他们轻轻触摸着古老的活字,仿佛能感受到古代印刷技术的智慧与温度在指尖流淌。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,孩子们如同严谨的小学者,认真地排版、印刷。他们专注的神情,仿佛在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。一幅幅充满古韵的作品在他们手中诞生,那不仅仅是纸张上的墨迹,更是传统文化在他们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记。这次体验活动,让孩子们对古代印刷技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,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,如同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颗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,进一步培养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之情。
科普小课堂则宛如一扇通往远古时代的大门,带领中班的小朋友们走进了神秘的恐龙世界。老师如同一位知识渊博的导游,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精美的图片、视频资料,向孩子们介绍了恐龙蛋化石的相关知识,以及恐龙的生存环境和演化历程。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,眼睛紧紧盯着屏幕,仿佛被带入了那个遥远的恐龙时代。这场科普之旅,如同一场知识的春雨,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知识面,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,让他们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向往。
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,犹如一颗璀璨的种子,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知识与文化的希望。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了知识,增长了见识,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得到了进一步激发。他们如同茁壮成长的幼苗,在文化的滋养中不断汲取养分。始兴县博物馆表示,未来将继续肩负起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使命,如同一位执着的追梦人,精心策划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,为青少年搭建更多学习和成长的平台。